集贤:以资源为笔,绘就新能源产业蓝图
在广袤的龙江大地,集贤县正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为画笔,饱蘸创新与奋进的浓墨,全力描绘新能源产业的宏伟蓝图,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赛道上,以绿色之姿奋勇争先。
玉米产业筑牢根基
秋日的集贤县升昌镇友好村,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。村党支部书记王厚华带领村民们起早贪黑,抢抓秋收黄金期,大型机械在田野间来回穿梭,每天能收割 200 多亩地,并早早联系好了深加工企业。这些丰收的玉米,承载着农民的希望,开启了它们的价值之旅。
在双鸭山鸿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门口,送粮的车辆排起了长龙,宛如农村蒸豆包时紧密排列的场景。原粮保管员孙志强回忆最忙时,厂区内 200 多辆送粮车同时作业,每天收储量超一万多吨,作为巴黎人娱乐城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,其玉米深加工产品在全省独占鳌头。
走进厂区,巨大的粮堆如山般耸立,在这里,玉米被集中收储,随后开启深加工之旅。公司副总经理吴明华介绍,工厂每天消耗玉米原粮 5000 吨以上,日产各类酒精 1800 吨,DDGS 饲料 1600 多吨,产品主要销往华中和华东地区。值得期待的是,玉米胚芽油项目已进入调试阶段,满产后年效益可达 2.8 亿多元。
化废为宝,开启新能源变革
在玉米深加工过程中,每生产三吨玉米,就会产生近一吨二氧化碳。曾经,这些二氧化碳只能白白排放到空气中。但在集贤县,科技创新为二氧化碳赋予了新的价值。
与风力发电机叶片相伴的氢气,成为了二氧化碳的 “变身密码”。集贤县发改局局长杨程介绍,中船 “风储氢氨醇” 一体化项目,作为全省首个落地的绿色能源制氢制绿甲项目,意义非凡。通过将风力发电产生的氢气与二氧化碳结合,成功制成绿色甲醇,年产量可达 20 万吨。绿色甲醇作为航运脱碳的首选替代燃料,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风力发电拓展产业维度
在集贤县的土地上,一座座风力发电机拔地而起,成为了新能源发展的标志性建筑。记者来到一座在建的风力发电机旁,工人们正在紧张进行最后的建设收尾工作。走进风力发电机内部,仿佛进入了一个科技感十足的世界。
龙双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项目总指挥李欣华表示,龙煤双鸭山集贤 200MW 风力发电项目,不仅是龙煤集团转型发展的首个风力发电项目,更是全省单机容量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。这里的大风车不仅能发电,还能制氢,后期还将制备重要的化工原料 —— 氨产品,实现了风电资源的下游化工产品延伸。
产业集群,引领绿色发展未来
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,集贤县正全力谋划打造绿氢、绿甲、绿氨产业链条,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逐绿前行。
中共集贤县委书记栾伟江满怀信心地表示,集贤县以打造 “龙江经济综合强县” 为目标,大力实施 “九城联创” 发展战略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积极构建 “风光储氢氨醇” 新能源项目一体化发展新格局。凭借富集的风光资源、便利的区位交通、优质的平台载体和良好的营商环境,成功吸引了中船、龙双、国电投等重大项目落户。
未来,集贤县将继续延链、补链,积极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电解槽、氢能电池等企业,推动产业向集群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,全力打造百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,在新能源产业的浪潮中,书写集贤的辉煌篇章 。